街角的故事 – 請街友吃飯團隊專訪

照片提供羅顥瑄  攝

報導羅顥瑄

當你走在臺北街頭,或是身處其他城市的喧囂之中,是否曾看見蜷縮在馬路角落的身影?是否注意過殘破報紙下的面孔?也許你並未留心,甚至敬而遠之,但有一群人試著用大學生的力量來幫助這些無家者,可能是在冬天贈送衣服,或者是提供免費食物,這群人是「請街友吃飯」的工作團隊。這次我們採訪到的是三位臺灣大學大二學生,分別是政治系的楊子宜,以及社會工作學系的邱宇軒與鄭雅馨。

計畫的起源
「請街友吃飯」計畫是在2012年由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生所創立,創立者因為看見街友無家可歸,所以希望能夠發起活動來幫助這些無家者,一開始是在臺大校園內設立集點箱,蒐集校內師生的便利商店點數,再用這些點數去便利商店換取食物並分送給街友,會選擇發放食物除了團隊認為食物是最直接且最有效能夠幫助街友的方式外,也因為學生性質的社團在募款方面比較困難,所以他們希望透過蒐集點數這種結合大家資源的方式來幫助無家者。

走入街頭前的準備
雖然活動一開始是利用點數換取泡麵的方式來幫助無家者,但近年來因為超商點數取得不易,因此團隊轉變為募集冬衣並轉贈給臺北車站周邊的街友,為了取得足夠的物資,團隊使用臉書粉絲專頁作為發布訊息的主要途徑,在冬天即將來臨時,便會在粉專公布募集冬衣的資訊,當蒐集到足夠數量的衣物後便前往街頭發放,但在發放前有一個重要的過程,就是將不適合街友的衣物篩選出來,團隊成員在第一次走入街頭之後,發現街友偏好舒適、寬大、保暖且不易髒的衣物,因此在出發前都需要經過篩選衣物的程序,才能將無家者真正需要的衣物送到他們手中。

為什麼是臺北車站?
目前臺北市街友較多的地區為萬華與臺北車站周邊,而團隊選擇北車周邊發放衣物,是由於艋舺公園附近有較多社會局專人服務,北車相對而言比較需要他們的服務;且艋舺公園附近的街友因為有固定的人關注,比較習慣熟悉的人的幫助,北車周邊的街友則習慣接受不同人的幫助,比較適合團隊的性質。

與街友間的故事
在接觸街友後,讓三位同學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上街頭時認識的一位伯伯,那位伯伯因為糖尿病所以有一隻腳不方便行走,而喉嚨處則有喉瘤,在談話過程中不斷流出膿血,看著眼前這一幕,再加上聽見伯伯從小父母雙亡,三人都無法想像這樣的生活,但伯伯在說話時卻總是面帶微笑,彷彿早已習慣這一切,這給三個人帶來非常大的衝擊。在第一次發送物資之後,他們又與伯伯見了幾次面,有次卻沒有見到伯伯,幸好後來在醫院打聽到他的消息,於是去探望他,當他們走進病房時,伯伯的眼神彷彿在發光,他們說也許是因為在醫院這段期間伯伯都是獨自一人,看見他們彷彿看見自己的小孩來看他,所以覺得非常感動。而在探望完伯伯之後,他們也約了寒假後再見面,卻因伯伯離開原本的地方,至今只有聽到關於伯伯的消息而還沒見到面。

推廣活動的設計
目前除了每年都在進行的募集冬衣活動以外,他們也打算要和北車周邊的餐廳合作,計畫店家在接近打烊時間時將未販售完畢的食物分送給街友,讓無家者能夠填飽肚子。除了提供物資幫助街友之外,團隊也想進行工作坊的活動,工作坊的目的是讓更多人了解街友,主要內容則是分享有關街友的小知識,並透過實際動手做的形式來吸引更多人的加入,也許是帶著臺大學生到北車發送餐點,或是針對女性街友生理期的問題手工製作布的衛生棉,所有活動都是希望在幫助街友的同時,也能夠讓社會更加關注街友這個議題。

去汙名化的最終目標
經過實際與街友接觸後,三位同學都對街友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也開啟對於街友這塊領域的關注,他們發現其實街友並不像想像中具有攻擊性或是不願意與人溝通,也不是因為好吃懶做才會成為街友,相反的,每個街友背後都有故事才會成為無家者,我們必須正視街友存在這件事,並意識到街友與我們都是一樣的,不應該對街友表達出不友善的態度。團隊長遠目標是希望能夠幫助街友去汙名化,從臺大學生開始到掌握社會權力的階級,再到社會上的各個階層,期待所有人都能夠真正對街友改觀,政府也能落實社會福利制度,讓比我們更需要安定的無家者能夠逐漸獲得安穩的生活。

責任編輯趙萱
臺大學生報社. 技術提供:Blogger.